四川成都 金河路和小南街交界的拐角处 坐落着一栋二层青砖小楼 门口的牌匾上 写着三个烫金大字“努力餐”
90多年前 这家餐馆就已经享誉蓉城 食客络绎不绝 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常常隐藏其中 暗地里传递着情报
这里 曾经是四川地区共产党人的 秘密联络站 创办这家餐馆的 正是中共地下党员、 中共川康特委军事委员车耀先
车耀先(1894-1946),大邑县人,1912年入川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一直从事党的军运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领导开展了成都普及民众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改革等工作。
为了宣传抗日思想 1936年末 车耀先用餐馆二楼的两间屋子 作为办公室 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 筹办《大声》周刊
车耀先认为,正是由于处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因此就更加需要有人大声疾呼,(《大声》)周刊就可以把真相告诉大众。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大声》 了解到事实真相
国民党坐不住了 经过调查 车耀先很快便进入了 国民党特务的视线中
3月18日深夜 在外奔波一天的车耀先 躲过特务的监视 回到家中 疲惫不堪的他顾不上休息 开始整理焚烧党的秘密文件 突然 一大群特务冲了进来 将车耀先带走
被捕入狱后 国民党特务许诺车耀先 只要他同意退出共产党 就可以到国民党工作 并许以高官厚禄 否则一辈子也别想出去
车耀先拒不接受国民党的任何条件。国民党特务看软的不行就给他施以酷刑,百般地折磨。然而是劳而无功、一无所获。
见威逼利诱都不奏效 国民党决定对车耀先 采取“攻心战术” 国民党特务要求 他每天必读《曾文正公家书》 并且还要写心得 妄图以此消磨他的革命意志
于是 车耀先决定借着写心得的机会 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 留给子女
翻开这些泛黄的纸张 车耀先的殷殷希望 穿越数十年的时光 影响至今: “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
车耀先被捕后 整整6年未能与家人再见面
6年间 他最小的孩子也已经长大 然而 他却没能等到自传完成的那天
1946年8月18日 车耀先被国民党特务 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 时年52岁 1949年11月30日 山城重庆迎来了解放 解放军进入山城 众人都在参加 欢迎解放军进城的仪式
有一个人迫不及待地 朝着歌乐山的方向跑去 她就是车耀先的二女儿车毅英
父亲入狱时 她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 近十年过去了 不知父亲是否还能认出自己
然而 跑遍了白公馆和渣滓洞集中营 车毅英都没有找到父亲的下落 图:车毅英
直到1950年2月 车毅英才得知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 杀害于歌乐山松林坡 此时 距离车耀先牺牲 已经过去了4年的时间 车毅英知道 她的爸爸永远不在了 车耀先用生命写就的遗训和 他倡导的“谦、俭、劳”的品质 一直贯穿在车家后人 为人处世的理念之中 它就像一杆标尺 一根准绳 一直鞭策着车家的后人 这份遗训不仅是 这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 也应成为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如今在大邑悦来镇车耀先烈士的塑像屹立在故里街上接受着人们的默哀致敬
敬请收看今天(4月7日)20:00CCTV-4《国家记忆》《绝笔》第五集《慷慨明志钟奇、大义赴死车耀先》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来源:美丽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