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微生活-50万大邑人和你一起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35|回复: 1

夏季来临,传染病高发!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17: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进入夏季,气温较高,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甚至可能爆发流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这些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家长们一定看看~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三、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与病人接触,或是接触到被病人用过的东西,病人排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等来传播。接触到这些东西都可以被感染上诺如病毒而发病。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聚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5、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包括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
临床表现:此病潜伏期一般2-3天,甚至几个小时。流感的症状虽与普通感冒有些相近,但更为严重: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厌食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为严重的是,流感可并发肺炎、脑病、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特别是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或婴儿可因流感本身或其合并症引起死亡。

防治措施: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应该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家长和孩子去户外活动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最好提前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流感患儿在退烧后24小时才可以解除隔离。患儿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防止出现合并症,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然痊愈。

五、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潜伏期10天左右。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发热至出疹3-5天,耳后、发际、前额、面颈、躯干、四肢、手掌、足底。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防治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六、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

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

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防治措施:预防是加强病人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适龄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不仅能够预防水痘,而且能够预防成人带状疱疹(俗称“龙缠身”)的发生。

七、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感染后,有14-25天的潜伏期,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是最常受累的,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额骨边缘不清,疼痛明显,并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传染源: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防治措施:易感儿应按规定接种流腮减毒活疫苗预防。家庭居室则要经常打开门窗充分换气。对患儿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患儿宜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板兰根冲剂”或中药汤剂效果都不错。患病的孩子需隔离至肿大的腮腺(颌下腺)完全消退为止。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排大小便异常及腹痛、浮肿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明确有无合并脑膜脑炎、胰腺炎、肾炎或性腺炎症的可能,并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来源:大邑县北街幼儿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400

帖子

5万

积分

超凡入圣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53958
发表于 2020-6-17 02:5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还是在家呆着,不要到处乱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邑微生活 ( 蜀ICP备1800467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