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乾隆版大邑县志记载:大邑古八景所描述的大邑清代景观,多为当时县令宋载诗记。经后人诗云:“凤凰鲸柏世间稀,虎跳出阝河两岸低。好看雾中池畔月,鹤鸣双涧透龙池。斜江晚渡无人问,洞口烟霞石马嘶。筇竹甘泉历岁久,高堂落日圣灯飞”。
一诗八景,一句一景,如此大邑古八景。
在大邑县城西飞凤山东面大鹏寺庙门前(今斜源镇大鹏村),有一株直径数尺的古罗汉松,盘根错节地生长在巨石之上,被称之为“骑鲸柏”。直到现在,这株罗汉松仍然矗立在那里。

古罗汉松
古罗汉松
明月池位于大邑县城北雾中山开化寺左侧。水池里的水,干旱时不干枯,水涝时亦不盈溢。据说,此水池能通四海,在月色皎洁之夜,还会射出金色光芒,很是奇异。

开化寺明月池
在大邑县城西川王宫上游出阝江河两岸。传说曾有虎从峡谷巨石上越过,于是留下“虎跳河”的美名。出江河水从最狭窄的大红岩湾间咆哮奔腾而出,滔滔激浪与虎跳石中流砥柱撞击,惊心动魄昼夜发出吼鸣,峡谷中偶有道家的经歌与佛寺的钟鼓交响和鸣,随河风流向远方。这就是大邑古“八景”之“虎跳出河第一溪”胜景。
出阝江河 
传说中的老虎爪印
在大邑县城北鹤鸣山天柱峰下,有东西两涧,也称双龙涧。太清宫盘踞于山峰之上,有个很大的山洞,从洞中流出东西两涧。当东涧中的水涨时,浑浊的水就透到西涧之清水中;当西涧涨水时,浑浊的水就会透到东涧清水中,因此称为双龙涧。
鹤鸣双涧 鹤鸣双涧 
在大邑县城东洞口槽倒马坎。相传有一石马,每当傍晚落霞云飞时,就嘶叫着飞来。这里的人常见此石马,至今石上还留着马蹄印呢!
烟霞湖正门 吊桥 烟霞湖风貌
在大邑县城南五十里处,此处为邛崃、大邑、新津三地必经的要道水路。相传,过去曾有神人在此,白日荡舟济渡,晚则敲打着船桨扬帆,普度众生。凡是乘他的船渡河的人,都深受福利。如今,早已消逝了。
斜江晚渡 月圆夜 如今的斜江河 漫步河边
在大邑县城南二十里三岔镇甘泉寺侧,相传有根孤竹,每年只生一根笋子,到脱掉笋壳后,即长出枝干竹叶,此时,那根老竹就开始枯萎了。此竹竹节甚密,可以用来做手杖,其质量上乘。但今天已没有这样的竹子了。
甘泉出水口 泉水鱼
高堂寺位于大邑县城西十五里处。明弘治初年,由兜率寺更名为高堂寺。山林与川泽通气,圣灯辉媚光明,每逢风高月朗之夜,那灯则晶莹闪烁。仿佛有无数灯光照耀于山林之间,至今依然可见。
高堂寺山门 大雄宝殿 曲径通幽 佛像雕刻 看了这些介绍后你一定很想身临其境感受一番吧。但是,很遗憾,你的愿望很难实现了,因为很多古景都在历史变迁中消失殆尽,如今只有在当地老一辈人口中才能听到一二,不过,你仍然可以在这些地方领略到大邑这个蜀之望县的独特魅力。(图文:陈杰 彭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