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民生,托起“大”幸福 民为城之本,一座幸福之城,少不了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
2024年,县委、县政府持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真招、实招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施省级、市级民生实事共90件和县人大代表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10件,让“雪山小城·大美大邑”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2024年就要过去了,民生实事办得如何,是否真正办到了市民群众的心坎上,事关每一个大邑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绣花功夫,办民生实事。
12月17日起,美丽大邑微信公众号推出“微”民生,托起“大”幸福系列报道。记者们深入基层一线,聚焦2024年民生实事实施情况,全面展示大邑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的生动实践。第②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民生实事“公交‘二元通’”,感受公共交通通勤效率不断提升带来的幸福感。
全域公交“二元通”是县人大代表票决通过的大邑县2024年10件民生实事之一。自2024年2月9日实施以来,截至11月30日,已惠及乘客384.25万人次。公共交通通勤效率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元通”全覆盖
有乘客一个月省两三百元
全域公交“二元通”实施前,大邑县有2种类型的县内公交,分别为城市公交、城镇公交。城市公交线路于2015年实现2元通乘。210路、211路、212路、213路、215路城镇公交线路实施阶梯票价,票价从2元到5元不等。市民群众对于实施全域公交“二元通”的需求强烈。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县委、县政府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关切,由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财政局配合,迅速开展全县公交线路运行情况调研分析,并向镇(街道)征求关于公交出行的意见建议,于2024年2月9日正式实施全域公交“二元通”,即无论乘坐城市公交还是城镇公交全程只收2元,支持现金、天府通卡支付。 为更好方便市民群众便捷出行,大邑县采用“OD调查”方式,按照“干支结合、分层分级、节点换乘、网络完善”的原则,对全域公交线路及班次进行了优化调整,将早晚高峰班次由20分钟/趟次加密至10分钟/趟次、平峰班次由25分钟/趟次加密至20分钟/趟次。 
乘客
朱明丽
我每天上下班都是坐的公交车,因为照顾娃娃中午需要回家,一天来回要坐4趟公交车。原来算下来一天就要花20块钱,现在只需要8块钱,一个月能省两三百块钱呢。
朱明丽是众多享受全域公交“二元通”实惠的市民群众之一。大邑县蜀通公交有限公司生产经营部部长陈皎介绍,全域公交“二元通”实施以后,坐公交的人多了,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明显上升。据统计,人流量最多的路段大邑至安仁路段,与“二元通”实施前相比增加了约300人次/日,达到了2300人次/日。
多元群体受益
明年底建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 除了实施全域公交“二元通”外,大邑公交车自2月9日起同步安装天府通刷卡机,有效落实成都公交互通互刷优惠政策,推动全县11条常规公交线路、109台公交车“天府通”全覆盖。 大邑县还对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现(退)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持人才绿卡等特殊群体实施免费乘坐公交政策。目前,全县已办理老年卡25903张,优惠约203万人次,运送持退役军人及“三属”优待证、“蓉城人才绿卡·大邑”等群体约27万人次。“下一步,公司会推进实施大邑县全域公交电动化更新项目,加快更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有效提升公交供给规模和服务品质。”陈皎说。 大邑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推进实施改善公交出行十大行动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大邑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切实打造大邑“4C公交,5G出行”名片,发展常规公交“快、干、支、微”四个层面,实现公交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智能、更绿色、更平安,建成“畅连城乡、便捷高效、智慧安全、便民惠民”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体系。 来源:美丽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