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四川”
在神秘的北纬30°里频繁出现呢?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县8.0级大地震震中在北纬31度,离30度很近。震及30°的地方均被破坏。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
全世界都知道
四川人讲究悠闲、舒适、慢生活
这从来不是空穴来风
毕竟自古文人皆入蜀是事实
四川这块紫色盆地沉淀了中国文化的根性
打不死的小强精神
四川人的乐观
在灾难面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算是经历了512大地震
但四川人民恢复之快
简直让人jio得不可思议
如今再遭遇地震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如今流传在四川有这么一句话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脱”
虽然说这种做法是不支持的 但是这也确实很好的 体现出了四川人的乐观精神
四川话,有着心理治疗意义
1. 句尾必升调
微信里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使用“~”。
因为,使用这个符号,表示这句话是四川话。
四川话的每句话最后一个音一般是向上飘的,不飘的情况往往意味着狂风暴雨要来了。
对比最明显的是武汉话:
搞莫斯↓ VS 干啥子诶↑
回克↓ VS 回切诶↑ 或回接↑
升调对保持情绪良好,有积极作用。
2. 象声词替代负性词汇
比如,文章开头的“哦豁”。火灭了的声音。这是四川出现频率很高的词,代替的是:糟了,坏了,不好……
“哦豁,钥匙搞忘拿了~”
“这回这个事,就只有哦豁了~”
“你男朋友喃~” “哦豁了~”
这种情况,一般是自己正处于不好的事情之中的时候使用。
可以避免负性情绪的过度唤起,保持理智来处理当前事务。
3. 美好名词替代负性词
比如,开头的“耍来糖起了”。对于“糖”,你想象一下把蜂蜜倒在沙发上的感觉,就懂了。
“这个事情再想一下,嫑弄来糖起了~”
这种情况,更多是在劝说别人的时候使用。避免唤起对方负性情绪。
如我,就是自己逗逗自己,让自己放松一下。
4. 粗大动作词替代精细动作词
比如,开头的“先来摆一个”。就是先来说一个的意思。
“有点打脑壳(需要动脑筋)哇~”
“看,有人在啃兔儿脑壳(接吻)~”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紧张的时候使用。将紧张的情境变得轻松一些。
总之,如果一个外地人在四川生活,他总会发觉四川人之间聊天总会莫名其妙的就笑起来了。
等他学会了四川话,他会发现,四川人绝对是最委婉含蓄的。
因为,四川话本身就是个语言游戏。
四川人的乐观到现在如果你还感受不到
来四川!来这个充满乐观栖息的地方
来这个你不再想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