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处处可见 这里被誉为“天府水乡”和“最后的川西坝子”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里就是 新场古镇
一艘泊在出阝江边的船 这个船型的古镇始建于东汉 经历着岁月的洗礼 不断诉说着古镇的故事 现在一起来倾听属于新场的故事吧
亦古亦新的特色古镇
“古”是指新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距今已有近两千年历史的新场古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关口要地和客商云集的商贸重镇。数百年来,这里的木材、煤炭、茶叶、大米和杂粮等物资的吞吐量极为壮观,素有“五大市场”之称(俗称“母猪场”)。
“新”是指新场又称为“最后的川西坝子”,因为这里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赶集习俗,被大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上千年不散的集市。”
品味·古镇
逛古街、吃美食 似乎所有的古镇都一样 你要是这样想新场古镇~ 那你还不了解新场的历史、人文!
它不止有 新场古镇入口“门面” 那一左一右的两座仿古碉楼
位于下正街49号的 原川军第三军军长、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 原国民革命军二十三军军长刘成勋故居
它还有一座不为人们熟知的 建于明朝末年的寺庙——璧山寺 也被称为新场人的“感恩寺” 图片来源于窗含西岭
一座寺庙,何来感恩呢?
说到“感恩寺” 那不得不说一位名叫“李万春”的人
图片来源于窗含西岭
李万春,是四川资中县人,生于明朝末年,高中“榜眼”后任重庆璧山县令,因其政绩显著,被四川总督赞为“百县之楷模”。新场商人们赴璧山售茶,几年后竟成富商。李万春忧国忧民,为惩治腐败被罢官免职,愤怒之下投江而去。新场商贾毕朋成等人闻讯后感恩于李万春的公正廉洁,回乡修建了璧山寺,供养了李万春夫妇,永远祭祀这位“李青天”。
400多百年来 璧山寺已成为新场人 供奉神灵、祭祀祖先的场所
图片来源于窗含西岭
康熙皇帝在更改庙名的同时,还奖偿黄金1000两,用于改善璧山寺庙和新场历史名镇的建设。在璧山寺法云大师的主持和倡导下先后在新场古镇街上修建了三千罐、绛鹿寺、文昌宫、财神庙、张翼庙、关云庙、马王庙。在修建中颇具特色的是,从新场镇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新场好象漂浮在水中的一只船,所以就在璧山寺所处正街的两端各修建了一个字库。这两个字库就是这条大船的两根蒿杆,让船开得稳妥,让璧山爷夫妇能长眠安息。
新场在千年的时光里 一直以商兴镇 可在新场人心中在商言商,更言情 他们的那份商道信仰和璧山寺一样 无论在历史的朝代中怎样的改换 那份弥足珍贵的“感恩之心”将一直延续
有时间你也去新场古镇走走吧 感受今日的新场淳朴民风 来源整理自美丽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