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气象,冷空气还在影响成都,今天白天的气温不升反降。预计下午风就减弱了,但气温是不会回头的,一路往低走,最高气温9℃;夜间最低气温在0-1℃。
中午11时,成都市气象台2020年2月15日11时35分发布大风灾害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受冷空气影响,我市东部大部分地方已出现大于10m/s的大风天气。预计未来12小时,我市主城区、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简阳、双流、天府新区的局部地方仍有4~6级偏北大风,山口河谷地区可达6级以上,请注意加强防范。
13时,成都市气象台发布气象实况通报:2月15日8时到13时40分我市青白江、简阳、金堂、高新东区等地出现瞬间最大风速大于10m/s的大风天气,最大风速在青白江区政府22.1m/s;金堂、青白江、主城区等地出现了分散的零星小雪。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地方仍有分散的零星小雪天气,东部地区有4-6级偏北风,山口河谷地方风力可达6级以上。
从事冠状病毒研究的华科大同济医学院李岩教授介绍,不要指望寒潮能“冻死”新冠病毒,个人防护不仅不能减少,反而还要升级,房间要定时、定点通风。
1、寒潮低温天气对疫情防控、消灭病毒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传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显著影响。气候变化是自然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寒潮、低温等气候变化,对疫情防控总体来说是不利的。病毒耐冷不耐热,低温使得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延长,更容易导致其传播。
2、民间所说的瑞雪兆丰年,下雪对消灭病菌是有好处的,适用于新冠病毒吗? 答:“瑞雪兆丰年”强调的是下场大雪后,低温会杀死农作物的虫害,从而增加作物的收成。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杀灭多细胞生命体的害虫,但是对单细胞的细菌或者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来说,它们在低温情况下存活更久,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入人体后依然可以致病!因而“瑞雪兆丰年”并不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3、历史上特殊天气对控制疫情产生过什么作用? 答:就流行病学观察,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2002-2003年非典以及如今的新冠肺炎均起始于寒冷季节!这种现象可能与低温有利于病毒在环境中存活有关;艳阳高照,其中的紫外线可能会加速环境中病毒的死亡。非典到次年5月份差不多就控制住了,环境因素在其中可能有部分作用。但目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与之有显著不同,比如有隐性感染且有传染性,环境因素的作用有多大,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是无论如何,控制疫情还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与配合,遵循科学的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尽早控制疫情。
4、寒潮天气来了,在疫情防控方面,还需要有哪些加强的地方? 答:面对寒潮天气,普通市民需要加强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感病毒;其次仍然要坚持居家隔离少外出。市民要做好保暖,保持营养,增强自身体质和免疫力。 另外,低温极端天气,普通居民居家防护、保暖时房间容易处于密闭状态,特别要注意做好房间定时、定点通风。室内通风可以改成多次、短时间通风,通风时避免寒风侵入人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