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昨日(3 月 5 日),张伯礼院士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
「我们分析了疫情演变数据,目前来看,全国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区,2 月底新增病例基本清零;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区,3 月中旬估计能基本清零;武汉市有希望到 3 月底实现基本清零。」
这是个好消息。很多人或许会有一个疑问:实现零增长之后,我们离疫情结束还有多远?
我们要先看到:很多省市都陆续完成了新病例零增长。并且西藏、青海、贵州、新疆等省市已经超过连续两周无新增。 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春季到来,气温升高,可能会利于疫情的防控。 以同属冠状病毒的 SARS 为例。在一个对 SARS 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SARS 流行期间,气温较低的日子里感染的风险,比温度较高的日子高 18.18 倍。  图片来源: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SARS epidemic: air temperature, passage of time and multiplicative effect of hospital infection
气温较高时,病毒在体外环境存活时间更短,并且飞沫也蒸发得更快。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同样需要明确的是——疫情还没结束。
实现零增长,并不等于疫情结束。「观察两个潜伏期」是流行病防控的通行惯例。因为实现零增长后,可能仍有疑似患者、处于潜伏期的病人、输入性病例等。对于新冠病毒,两个潜伏期是 28 天。 在这 28 天里哪怕只有一例新增,都要重新计算。
因为,这些新增患者可能又接触了一批人,这批密切接触者也得排除感染可能。因为省市区之间的来往比较密切,单看一个城市是否 28 天内无新增的参考意义不大。只有到了全国 28 天都无新增,我们才能说疫情结束。
这 28 天相当于马拉松的最后一公里,没到终点前,都不会获得成绩。
从理论上来讲,全国接下来的疫情分为三种可能。 第一种:全国新增陆续下降,然后完全把控住。 
第二种:全国新增陆续下降,然后零星散发及发现输入性病例。 
就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更高,最近几日湖北以外的新增病例,很多都是输入性病例。
昨日(3 月 5 日),保持多天零增长的甘肃省新增了 11 例境外输入性病例。「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是各地接下来的重点。
但我们还不能排除最坏的一种可能——
第三种:大意失荆州,产生反弹,重新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防控。 
人类的历史是与传染病、流行病斗争的历史。从天花、鼠疫,到现在仍在流行流感、艾滋等。
我们真正战胜的传染病其实很少。有两个疾病我们差点消灭了,却又在最后关头失守了。
第一个: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原本预期在 2018 年被消灭,结果 2019 年却依旧在部分地区流行。
脊髓灰质炎主要影响年幼儿童,大部分患者不会有症状,但严重者会导致肌肉麻痹、不可逆转的瘫痪甚至死亡。
因此它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通过粪口传播。50 年代,美国曾经爆发了一次脊髓灰质炎疫情:仅 1952 年,在美国就有两万多名因此而瘫痪的病例。
有些病例,因为呼吸肌麻痹,面临呼吸困难的问题,需要生活在「铁肺呼吸机」延续生命。 
美国的玛莎安·利拉德从 1953 年确诊开始,在单人床大小的的「铁肺」罐里生活了 60 多年——离开「铁肺」或「铁肺」故障,利拉德或许就会死去。 
如果晚两年,利拉德或许就不会感染脊髓灰质炎。1955 年,第一款脊髓灰质炎疫苗通过试验获准上市。
1988 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了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倡议,全球范围内推广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全人类花了半个世纪,将全球脊髓灰质炎的发病减少了 99% 以上,有脊髓灰质炎流行的国家也从 125 个减少到了 3 个。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13 年预计可于 2018 年将这个疾病自世界上根除。
结果 2014 年,部分国家因为局势动荡,疫苗接种跟不上,又重新爆发了脊髓灰质炎疫情。当年 5 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脊髓灰质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简称:PHEIC,新冠疫情也是一次 PHEIC)。
2019 年,新增脊髓灰质炎病例达到了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数值。
第二个:麻疹
如果说麻疹的防控失败是自上而下的,那么麻疹的失守,则是自下而上的一次节节败退。
麻疹也是一类好发于儿童的传染病,在 1963 年之前,麻疹每年估计造成260万人死亡。而且它的传播能力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且没有对麻疹病毒的特异性治疗。
但同样的,我们也研发出了麻疹疫苗。世卫组织估计:2000 至 2017 年间,麻疹免疫防止了约 2110 万例死亡。
但是,最近十年以来,美国日本等地的部分居民,因为宗教信仰、听信谣言等,反对并拒绝接种疫苗,导致麻疹疫情有复燃趋势。
脊髓灰质炎和麻疹死灰复燃的案例都提醒了我们:疾病的防控是离不开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的。
上下一心,才能共克时艰,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日前在接受「我们视频」采访时谈到:「人类从来没有在任何一种病毒和细菌面前失败过,我们最终是能够胜利的,无非是胜利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但是,不要太早放松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