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微生活-50万大邑人和你一起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9|回复: 1

所谓“课内不讲课外讲”,是在“妖魔化”教师!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1627

帖子

1万

积分

鬼斧神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9683
发表于 2019-3-18 08: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
当过教师的,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一站到讲台上,便想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教会,根本不存在“留一手”的现象。

3月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政协委员教育组小组讨论,在回应政协委员提出的学前教育教师形象问题时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妖魔化”老师群体,“妖魔化”教师形象。

陈部长的呼吁是很有针对性的。现在的确有“妖魔化”教师的现象。以偏概全者有,无中生有者有,无限放大者有。在治理教师有偿家教时,有很多官员,在多个场合,多少次“义愤填膺”地说:“有些教师热衷搞有偿家教,课内不讲课外讲。这是师德严重沦丧的行为。”

我敢说,大会小会这样讲的官员一定没有当过教师的经历,不了解教师这一职业特点。他们所“揭露”的这种现象,是通过道听途说或捕风捉影得到的。若不信,谁跟他们较较真儿,让他们举个具体的实例,说哪个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了,这个教师课上应该讲的哪些内容,他留到课下去讲了,保准把他们问得张口结舌。

不错,搞有偿家教的教师,在课下讲的内容,肯定跟课上所讲的内容不一样,但却不是课上留下不讲,而专门留到课下去讲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全班学生。要求教师课上也像课下辅导那样,给予某些学生更特殊的爱,很多时候根本做不到,尤其在班容量大的时候。于是焦虑的家长就产生了让教师在课下给予辅导的愿望。

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大抵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孩子课上没学会或学得不扎实,请教师课下给补一补;另一类是孩子课上学得也不错了,但家长对孩子要求较高,希望教师给孩子“拔拔高”。对于前者来说,辅导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对于后者来说,辅导的目的是课外拓展。课下辅导,为的是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在给学生开“小灶”,无论采取的方法,还是训练的习题,肯定跟课上“一锅煮”时的不一样。但这样又怎能说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呢?

当然,若有的教师把课上该讲的新课留到课下去讲,那该另当别论。

当过教师的,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一站到讲台上,便想使出浑身解数把学生教会,根本不存在“留一手”的现象。第一是教师的良知使然,第二是学校的管理、考核制度在约束着。有的学生在课上没有学会,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教师教学方法有问题,有的是班容量大老师照顾不过来,有的是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专心听讲,有的是学生接受能力差一些……但不论哪种情况,都不是教师主观上故意不让学生学会。

教师搞有偿家教,违反了教育部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消荣誉称号等处罚都是正常的。但对这种违纪现象的描述,应当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地放大,把一盆脏水泼向教师,丑化教师形象,恶化教育生态。

(作者为河北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3

帖子

7347

积分

自成一派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347
发表于 2019-3-21 08:3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也许你是好老师,但你只能代表你自己,你不能保证每位老师都像你一样不留一手,有偿家教的不只是你文中提到的两种可能,还有的可能就是老师为捞钱在班上一直鼓动娃娃去补课,不去就用有色眼镜看娃娃得这种老师也有,还有就是补了也没什么效果,还说是娃娃笨,那样的情况是大部份娃娃都没啥效果,那是说大部份娃娃都笨了?一个对有偿补课深有体验的家长,仅代表个人观点,不针对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邑微生活 ( 蜀ICP备1800467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