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里,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应该只是个配角,而孩子才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知心姐姐卢勤在《给父母的忠告》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国际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游戏:让孩子们用漏斗把沙子装到瓶子里。
一个外国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装进漏斗里,沙子会漏,他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放进瓶子里。由于没有经验,每次把漏斗放进瓶子的过程中,沙子就漏得差不多了。但是孩子并没有放弃,而是慢慢做了几次以后,自己得出经验:他先将漏斗对准瓶子,再装沙子,一会就装满了。他的妈妈全程都在旁边微笑着鼓励孩子。
另一边有一个中国妈妈的做法截然不同:她看见孩子拿起漏斗,沙子往下漏时,立刻蹲下身,拿起漏斗放在瓶子上:来,妈妈教你,应该这样做!
通过观察,老师得出结论:中西方的教育还是有差别的,外国的妈妈看孩子做,中国的妈妈替孩子做;外国的妈妈是配角,中国的妈妈是主角;外国的妈妈是观众,中国的妈妈是导演。
其实我们中国的妈妈确实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是: 1.怕孩子找麻烦。当孩子两三岁以后有了自我意思,慢慢学会自己做事时,动作会很笨拙,吃饭会洒饭,穿鞋会穿反,上幼儿园会迟到。所以妈妈们就没有耐心了,怕衣服弄脏了,怕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只是一味地怕麻烦,而没有考虑到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关键时期。
2.怕孩子吃亏。现在的孩子都金贵,我们就担心孩子进入社会会吃亏。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替他去解决问题,在学校闹矛盾了,我们就去找家长理论。生怕孩子吃亏的我们处处替孩子去解决他们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3.对孩子的依赖。不光孩子会依赖我们,我们也会依赖孩子,我们依赖的是孩子对我们的爱。我们不帮他们,就会担心孩子不再爱我们,于是就会帮他们做事,满足孩子的要求。
能干的父母往往培养出无能的孩子。
我们都干了,孩子能学到什么?我们抱怨孩子没有责任心,没有时间观念,懒惰,有没有想过可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养育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将来离开我们”。我们可以陪他们长大,但不能替他们长大。我们不是主角,只是配角和观众。 有一种爱,叫作放手。爸爸妈妈们,你们学会放手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