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纸贵千年” 纸质书本长久无损地保存下来并非易事 古代有很多珍贵的书籍 因种种原因留在了历史岁月里 故而,能够流传至今甚是难能可贵
在大邑县图书馆 至今保存着一批古籍文献 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 是那么的重要且不容易
2020年1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
║荣誉名单公布║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公布第二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和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川办发〔2020〕2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第二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个)和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12个)名单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我省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1月10日 第二批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名单 …… 崇州市图书馆 大邑县图书馆 叙永县图书馆 …… 这份荣誉 离不开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努力
║全力以赴申报工作║ ▼ 在2019年7月22日,省文旅厅就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古籍保护单位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川文旅办发(2019〕265号)文件。<span]
自7月底起,大邑县图书馆全力以赴投入此次申报工作中,对照《申报书》中各项要求进行认真准备、完善,立足于工作实际。编写了”大邑县图书馆2019--2021年古籍保护工作计划”,对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工作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分析。 ▲评审组专家到县图书馆进行现场验收
10月8日,由四川省文旅厅、成都市文广旅局、省古籍保护中心组成专家组来到县图书馆进行评审,对县图书馆古籍收藏量、价值以及单位内部古籍机构、人员设置等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
2020年1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大邑县图书馆为第二批“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之一! 据了解,此次公布旨在要求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强化对古籍保护与传承║ ▼ 大邑县图书馆始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经过几代古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图书馆现有古籍文献11335册,其中善本书18种163册,特藏部面积150平方米,书库内有55个樟木柜用于存放古籍文献,建有古籍阅览室。
▲原大邑县图书馆旧址,摄于1992年
▲现大邑县图书馆新馆一楼,摄于2020年 在现有善本书籍里值得一提的有:
大邑縣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渭南文集五十卷(明汲古閣刻本)、唐賢三味集三卷(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活字本)、笠翁全集(清康熙十年(1671)芥子園刻本 )、太史升菴全集八十一卷(清乾隆六十年(1795)養拙山房刻本)等。
▲古籍书库
▲樟木书柜
明代散文学家归有光有言: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卿云轮囷,覆护其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邑县图书馆一直十分重视对古籍的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对古籍的管理和保护,古籍书库历经几十年数次搬迁,古籍无遗失、损坏。▲大邑县志(乾隆版)
▲善本(一)
▲善本(二)
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图书馆选派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古籍修复、数字化、普查、编目等培训班。 在古籍普查、文献再利用、书库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懈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
▲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古籍进行修复
║助力古籍保护与发展║ ▼ 据悉,在2008年县图书馆被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学会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12、2017、2019年被成都市图书馆评为“成都市古籍工作先进单位”。▲图书馆古籍书库
这次被四川省政府核准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古籍保护单位,给大邑县的古籍保护带来了契机。体现了上级部门对大邑县古籍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可进一步推动我县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古籍阅览室
大邑县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购买相关设施设备,改善古籍保护条件,提高古籍保护工作水平,有计划地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加强对古籍的整理保护、数字化建设。 利用古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籍文献“活”起来,促进古籍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开展。 - end -
来源:文旅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