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邑, 有这样的一种人, 身边总是摆着一个小摊, 炉子里熬着糖浆, 手里拿着勺子, 吸引着许多人的目光。
铛铛铛铛, 见证奇迹的时刻! 那就是…… 大邑人卖的糖儿er(糖人)。
小小的摊子上,摆着案板转盘。 记得小时候, 只要几毛钱,就可以转上一转, 如果又恰好转到了龙或者凤的图案, 那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随着糖汁缕缕洒下, 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 龙马猴蟹等形象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试问,这样的魅力,何人能阻挡?!
但是, 说起糖儿er的故事, 据不晓得来自哪里的小道消息: 糖儿er的祖师爷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传说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两人调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有小鸡小狗什么的,煞是可爱,小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制作糖人儿,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据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到了现代,可能你还不晓得, 平时你在路上买的糖儿er, 早在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单中, 就被收入进了传统美术的分类里。
但是, 绝对不止如此:生活无处不非遗。 可能,你觉得非遗离你很远, 但其实,早就融入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
或许,是你听过的 西岭山歌——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你品尝过的 唐场豆腐乳——2010年入选第一批成都市级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入选第一、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或许,是你看过的 牛儿灯——2010年入选第三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同林。
或许,是你熟悉的 川西传统婚俗——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你看过的 春分会(长年会)——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你熟悉的 狮灯——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你观看过的 王泗风筝节——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或许,是你熟悉的 阴氏中医正骨法——2013年入选第四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或许,是你不曾见过的 蜀之源白酒酿造技艺——2016年入选第五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邑非遗, 就是大邑人记忆中的大邑味儿啊! 历史使然, 不管经历多久, 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历史给我们 留存下来的一些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值得更多人去保护。 来源:美丽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