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近期的研究发现,房价过快上涨不仅不利于“惠民生”,同时,从长期来看还会抑制经济增长,通过高房价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是饮鸩止渴。
住房价格通过什么机制阻碍经济增长呢?
目前的研究至少发现三个重要的影响机制。
第一、房价上涨抑制了企业创新和社会创业。由于房价过快上涨,年轻一代不得不为买房而奋斗,高负债的年轻人往往不敢选择高风险的创业活动,高房价扼杀了青年人的创造力。
第二、房价上涨阻碍产业转型升级,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房价快速上涨导致房地产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上升,然而,这些行业(包括房地产、钢铁、煤炭、水泥等)的生产率往往很低,房价上涨导致大量企业涌入这些低生产率的行业,造成资源从高效率的行业流向低效率的行业的“倒挂”现象,造成社会总体生产率下降。
第三、房价上涨损害了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中国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当房价上涨侵蚀了这一优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将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
如何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市场供求为基本出发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供给行政垄断之间的矛盾。
从宏观上来看,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降低了住房需求,使得房价有下行压力。
从区域间来看,中国人口依然处于从农村向城市、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过程中,而土地供给由于受到供地指标的管制无法根据市场供求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进行有效流动,造成了中国区域间住房价格的巨大差异。大城市是人口主要流入地,但土地供给远远不足,造成大城市房价不断上涨,抑制了大城市的创新、创业,造成了资源错配,降低了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相反,中西部中小城市往往是人口的流出地,却获得了土地指标的支持,但由于缺乏产业的支撑,其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因此,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机制,必须坚决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是改变当前土地供给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方向给予土地指标支持,大幅度增加大城市土地供给,这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大城市房地产投资,稳定短期经济增长,长期内可以稳定房价,进而降低城市生活成本、促进创新创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企业和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摘自于: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