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微生活-50万大邑人和你一起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1|回复: 1

戳心!大邑人不同年代结婚成本曝光!最便宜的竟然是···

[复制链接]

634

主题

1192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

积分
28352
发表于 2018-12-26 15: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年底最常见是什么?
当然是红色炸弹!
结婚风潮不亚于周末加班
“劳动强度”真的很大
难道结婚都这么劳神费财吗?
小编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挂礼!!!


小编带你回到以前的年代
看看人们过去如何结婚的!


五 十 年 代

1.听从组织安排

第一部《婚姻法》在1950年颁布
“一夫一妻”正式确定啦
但找对象还得听组织安排
结婚前没见过一面是很普遍的鸭


婚礼也由组织操办
来宾多是单位职工
看起来更像一场热闹的联谊会~


2.艰苦朴素路线

50年代新婚夫妻之间的一段留言
灵芝同志:
    望你经常回忆自己幼时贫苦生活,保持自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更望你永远保持努力学习的精神,争取做一个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员。

你的爱人,良
于1952年10月15晚
来源于黄新原《真情如歌》

从留言可以看出
当时结婚含有浓厚革命色彩
夫妻像革命战友,相互督促
如果显得铺张,容易被批评
所以婚礼办得越简单越好

家里准备一床新被子
贴好喜字、挂个红彩


吹响唢呐


派一把糖果


准备一把轿子抬媳妇



3.结婚成本
10元

那时人们物质要求简单
生活的环境也比较安稳
结婚贺礼是早生贵子年画


拍结婚照一律穿上整洁的中山装


结婚证印着红旗、五角星


亲戚街坊四邻凑堆吃顿饭
和和美美 热闹一番
就算结婚啦


当时年轻人工资二、三十元
结婚花费十多元左右
大约半个月工资就能搞定人生大事

六 十 年 代

1.听从父母安排

虽说实行婚姻自由
年轻人还是习惯听父母安排
组织不包办婚姻
父母来牵线搭桥

双方家长有意结合
先开个家族会议
拍板后开始操办
省心省事有木有


2.低调实在路线

困难时期加上父母操办
结婚一切都向实在看齐
条件一般的,几床铺盖陪嫁
甚至借用招待所当作新房
都是可以接受的


双喜牌四件套
脸盆、热水瓶、痰盂、水杯
因为够实用变成最常见的彩礼



条件好的家庭会找木匠订做家具
木床、衣柜、桌子、椅子...
处处为新人仔细打点


结婚证印着国徽、红旗
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3.结婚成本
100元

物质要求有些许改动
都想凑够“36条腿”
备齐两口子生活必用的家具


家里有台电视机就更好了
全村人都会过来围观


结婚照一如既往的质朴
男女军装胸口都印有毛主席的头像


聘金不贵,也就几元钱


但是加上家具、婚宴
合计要100元左右
大约是当时普通人一年的工资


七 十 年 代

1.含蓄忠贞

有句话你一定听过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这是70年代婚姻的真实写照
人们对婚姻很慎重,不擅长甜言蜜语
但会用行动践行“一生一世一双人”


2.略微讲究路线

70年代结婚略有讲究
筹办不只考虑实用性
还重视配置新鲜东西
例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收音机、照相机等等


别笑,当时“拖拉机”是最拉风的婚车


结婚照的笑容比从前更生动


3.结婚成本
突破千元

70年代没有婚房概念
但是国货名声响当当
买到其中一样就不得了~
例如“蜜蜂”牌缝纫机


“上海”牌手表


“飞鸽”牌 或“永久”牌自行车


以及当时是先进电器的收音机


这些新鲜玩意非常贵
一台收音机要400元
当时礼金才2元—5元
结婚集齐这四件东西
虽然不能召唤神龙
但能让街坊羡慕得不要不要


加上服装、家具、婚宴等
结婚费用分分钟突破千元

八 十 年 代

1.自由恋爱萌芽

80年代社会环境逐渐放宽松
年轻人恋爱不再小心翼翼
遇到心动的人
就一起去江边吹吹风~


几次约会后
就该向父母请示结婚啦


2.改善生活路线

80年代出现了很多家用电器
例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现在看这些款式感觉很low
但在当时人们眼里都是时髦产品哇
从这时开始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留意到没?新郎改穿西装了


结婚证颜色变得浓墨重彩


各方面细节越来越突出个性

3.结婚成本
5000元

80年代结婚开始讲究排场
结婚的费用翻了不止一倍


拍摄婚纱照之风由此而生


黑白照变彩照,为图喜庆
新人脸颊狠狠抹两坨腮红


接媳妇要用自行车长龙,才够过瘾


加上电器、衣物、家具等
林林总总得花个5000元


要知道
那时候村里出个万元户
已经是不得了的事


九 十 年 代

1.爱情之火燃烧

90年代年轻人看了不少
浓情蜜意的港片


或者是浪漫梦幻的国外爱情片


受此熏陶,恋爱之火熊熊燃烧


如今秀起恩爱,杀伤力也hin强
@丸子:我爸喝醉酒,我和我妈进门,我爸拦住我“你谁,你来我家做什么,老婆赶快进来!”把我妈拉进家,“咚!”门关了,我妈大笑“我是你的小情人啊”

@Ryan:老夫老妻二十年还跟谈恋爱似的。我妈出去喜欢挽着我爸的小臂,balabala说不停;我爸爸比我妈高一个头,时不时使一记摸头杀

@蛋黄酥:在家吃狗粮不带停。饭桌上互相喂很常见,我爸很严肃说让我不能惹妈妈生气,因为妈妈生我不容易,我爸还说妈妈不开心他会心疼


2.舒享型路线

90年代操办一场婚事
能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要黑白电视要彩电


空调也是必买清单


当然,摩托车才是C位王者


BEYOND、四大天王的粉丝
为了玩音乐
十有八九加买一部录像机


结婚证从纸张变成证书,更易保存


这日子相当滋润哪


3.结婚成本
30000元

当时是单位分房
买房子的钱省了
装修费用也不贵
10000元能把新家搞得很漂亮


不过别的方面支出越来越大
接媳妇改用4个轮子的花车


酒席越办越热闹、越办越隆重


还要购置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


加上电器、衣物等
全部置办下来
粗略估算30000元不夸张

二 十 一 世 纪

1.多少面包能换到婚姻?

如今结婚花费更多样啦
不少人希望买房买车,一步到位
算上装修费、礼金、摆酒、蜜月
动则几十万
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负担


短短几十年
结婚费用从10元到100000元
因为礼金问题而谈崩的恋人越来越多
以至于见怪不怪
唏嘘而又无奈


2.婚姻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现代人婚姻观念也出现差异化
对于一些人来说
结婚不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婚姻不再是唯一的价值标尺


但是,无论在哪个年代
遇到真爱都是一件可贵的事情


留言分享一下
#你结婚或你父母结婚遇到的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2023

积分

炉火纯青

Rank: 8Rank: 8

积分
2023
发表于 2018-12-26 22: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邑微生活 ( 蜀ICP备1800467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