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微生活-50万大邑人和你一起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2|回复: 0

央视曝光!吃味精、鸡精竟然…邑友们一定要看看,不知道亏大了

[复制链接]

193

主题

631

帖子

3万

积分

深不可测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0117
发表于 2019-1-15 10: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味精、鸡精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但最近几年,关于吃味精有害的议论很多。有人说,味精是化工合成产品,吃味精有害,会得各种疾病。

可是看了中央电视台给味精“平反”的视频,才恍然大悟!
https://m.v.qq.com/play.html?vid=u0363inxy6o&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

关于味精“有害”的说法总算真相大白了,大家做饭可以放心地放味精了。但味精虽好,可不要太贪“鲜”呦!

成人每日上限1.8g,青少年适量使用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进入胃以后,受胃酸的作用变成谷氨酸和钠分别被人体吸收。

谷氨酸与其他氨基酸一样,可以构成人体组织的蛋白质,钠也是我们身体需要的元素。


以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人为例,只要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超过7.2克,便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响。

7.2克味精比我们建议的6克盐的摄入量还多,基本上我们日常用量不可能达到。

世界各国除了不建议婴儿食用味精外,对其他人群的用量没有限制,可因个人的口味而定。

鸡精的主要作用与味精一样是增鲜,但由于添加了肌苷酸和鸟苷酸等呈味核苷酸,与味精的鲜味具有相乘的作用,其鲜度比味精高,是味精的换代产品。


不当烹饪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虽然味精在日常烹调和工业食品加工中的用量,没有证据表明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但如果不注意使用规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调味效果,甚至也会产生毒副作用。

不宜长时间高温加热
味精在高温时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仅失去鲜味,而且对人体有潜在致癌作用。因此,烹调时不要加入味精后长时间焖煮,也不要加入味精一起爆炒,而要在菜肴快出锅时加入,鸡精也是如此。

使用需控盐
鸡精本身含有10%的食盐,如果在炒菜和做汤时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相应减少。如果已经加到合适的咸味,再放鸡精,对于需要控制盐分的人来说,会不利于健康。

酸性食物不加
不宜在烹调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鱼或排骨、醋熘白菜等。因为味精在酸性食物中加热,更容易产生焦谷氨酸钠,使菜肴走味。

凉拌菜先溶解后加
凉拌菜可以使用,但宜先溶解后再加入,因为味精的溶解温度为80多摄氏度,低于此温度难以溶解。

做海鲜不加
海鲜、肉类和蘑菇等食品本身就含有鲜味成分,所以在此类食品中,都可不放味精、鸡精。

原来这么多年,
都误会味精、鸡精了,
赶紧告诉身边的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大江网、潇湘热点、新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邑微生活 ( 蜀ICP备1800467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