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有一档新节目上线了 小编注意到 它来自一个盛产节目爆款的“厂牌”——央视 《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 ...… 利用明星效应和现代舞台包装 把传统文化盘活,更新颖、更亲民
这档节目就是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它把目光对准了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 致敬经典不忘初心
它融合影视、戏剧、综艺等手法讲述经典故事背后荡气回肠的真实印记和时代精神第一期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播出便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相关网络话题#胡歌刘涛演技#更是登上微博热搜
而在最新一期的节目《烈火中永生》中
节目组特别邀请 《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的女儿胡波 罗广斌的孙子罗际、著名作家和革命家马识途 “江姐”原型江竹筠的孙子彭壮壮 以及《红岩》英烈的后代们 共同带领观众走进“烈火” 去探寻隐藏在感人至深的文字背后的残酷岁月

节目戏剧总导演田沁鑫还携手著名演员陈数、刘烨再一次用戏剧的方式重新演绎《红岩》的故事
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在经过了三年多的精心打磨后推出长篇小说《红岩》,截至目前这部小说已经印刷了170多次,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成为中国当代发行量最大的革命历史小说,毫无疑问,《红岩》的故事在几代人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英雄们舍身取义,用生命诠释的“红岩精神”,一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红岩》写尽了黎明前的黑暗 也昭示了即将到来的光明 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 浓缩整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坚持 “红岩精神”是一座丰碑 刻满了撼天动地的故事 而这其中也有大邑人的身影
他,是成都鼎鼎有名的“红色商人”,是邓颖超、吴玉章的挚友。作为誓死革命的红岩烈士,他用人品和学识征服了国人。他早年投身革命,从军、办报、策划运动,坚贞不屈,报效祖国。他就是红岩英烈车耀先。
车耀先(1894-1946),大邑县人,1912年入川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一直从事党的军运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领导开展了成都普及民众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改革等工作。他曾担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利用自己经营的“努力餐”酒楼作为掩护从事统战工作。“努力餐”是车耀先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革命者的联络站。
1930年10月,车耀先时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参与策划了震动四川的“广汉兵变”。暴动失败后,“努力餐”歇业盘点,撤退到成都的同志,来此躲在楼上,餐馆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
1936年,车耀先筹备成立“成都各界救亡联合会”,创办主编《大声》等报刊,宣传抗日救国,传播党的声音,成为党在四川抗日救亡的喉舌,不少青年就是受其影响而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七七事变后,车耀先当选为“成都各界华北抗敌后援会”负责人。 1937年12月,中共四川省工委成立,车耀先与工委书记罗世文直接单线联系,积极从事党的上层统战工作。1940年,车耀先在国民党制造的成都“抢米事件”中被捕,先后关押于贵州息烽集中营、重庆渣滓洞监狱。 车耀先狱中写下的自传序言
在狱中,敌人对车耀先进行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他参与组织建立了狱中党支部,与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他早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给子女写下了万言遗书,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1946年7月,车耀先等人被转押到重庆渣滓洞监狱。就在人民解放战争风起云涌,革命斗争节节胜利,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冲破黎明前黑暗的时候,车耀先同志于1946年8月18日被敌人暗杀于渣滓洞松林坡,时年52岁。
“投身元元无限中,方晓世界可大同,怒涛洗净千年迹,江山从此属万众。……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烈士车耀先入党后写的一首诗。他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195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悼念红岩死难烈士大会,向烈士亲属颁发革命烈士证书,将他和罗世文烈士的遗骨合葬于重庆歌乐山下松林坡,周恩来总理亲笔为墓碑题了词。 英雄们舍身取义用生命诠释的“红岩精神”让这些故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如今在大邑悦来镇的街头车耀先烈士的塑像屹立在故里街上人们为大邑悦来镇出生的车耀先烈士默哀致敬
来源:今日大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