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宜宾市高县举行的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做温暖而温馨的乡村教育高县实践”现场推介会暨“卓越课程”高峰论坛中,大邑县潘家街小学、西街小学、蔡场小学特色课程——《135·小槐树成长课程》《未来蓝科创教育——创彩课程》《新六艺课程》,荣获2025年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巴蜀卓越课程”称号。 学校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为指导,结合地域文化基因,秉承“遇见美好,照亮一生”的办学理念,凝练“槐文化”育人范式,构建“135·小槐树成长课程”体系。该体系以“一核引领、三级进阶、五美共生”为实施路径,将国家课程与“槐树精神”深度耦合,致力于培养兼具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坚持“德美课程”“智美课程”“体美课程”“艺美课程”与“创美课程”等拓展课程多态融合,着力“乐享皮影”等探究课程的深度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全体教师着眼“小槐树”成长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致力于《135·小槐树成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教师们通过制定成长规划、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论坛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多彩的生命自由绽放”的办学理念,以“多彩教育”为办学特色,构建《未来蓝科创教育——创彩课程》,围绕“科学教育+”新思想,学校依托多彩教育课程体系,勇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元化的校本科学课程体系,营造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一是构建多彩科创学堂。学校建立了科学实验室、创客中心、无人机教室、科技制作中心、植物博物馆、园林设计室及户外科技体验区,让西街小学处处都是科创学堂、处处有科学、随处可体验科学,让科学素养时时沁润孩子的心灵。 
二是开展多彩科创社团活动。创新放飞梦想,科技赋能未来。学校开设少儿编程、初识人工智能、科技制作、乐高搭建、无人机应用等科技社团课程,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是开展多彩科创活动。举办校园科技盛宴,开启科技比拼及科技周活动,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类型项目竞赛,营造浓烈的科技教育氛围。积极参与校外科技赛事,开拓科技视野。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校外开展实践体验、参与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参加科技活动赛事。感受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目前,50多名学生荣获科技类奖项,学校荣获县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 
学校秉承“以礼育人,为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深入挖掘传统“六艺”内涵,融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了“新六艺”课程体系。该课程聚焦“新目标、新内容、新实施、新评价”四个关键维度,致力于培育“知书达礼、健康自信”的现代人。

学校围绕“新六艺”课程,提出“人人六个一”培养目标,即:怀一颗仁孝之心、写一手端正汉字、练一项健体专长、会一门艺术技能、会做三菜一汤、能读写一篇好文章。该课程通过分层实施基础类、拓展类、主题类课程,并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在科技、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学校创新评价机制,设立“礼仪之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文明星、乐学星、健体星、才艺星、自理星、友好星”等多元激励方式,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促进个性发展。 来源:大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