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天天洗,能脏到哪里去?
南昌大学针对某高校食堂提供的公共循环筷子和一次性筷子做的调查发现,两种筷子均被检测出含有大肠杆菌和霉菌。
筷子清洗不彻底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等致病菌,可借由筷子传播,造成感染患病。
特别是使用较久、已有沟壑划痕的竹木筷子,在略潮湿的状态下,更易造成细菌繁殖,因此餐具使用后必须尽快清洗彻底,以免在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引发肠道系统感染。
无论是共用筷子或相互夹菜,都可能交叉感染。若使用的筷子上残留下幽门螺杆菌,被感染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目前已确定的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包括: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在以上所有提到的疾病中,胃癌是最易让人谈之色变的一个。
吴开春强调,绝大多数胃癌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损害胃黏膜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若能早期根除,可降低肠型胃癌发生风险,甚至完全消除。
细菌繁殖有其规律性,掌握正确的洗筷子方法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
洗洁精有清除饭菜油污的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破坏细菌生长环境,但不是杀菌剂。相对而言,使用开水煮沸筷子,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绝大多数细菌都不能在8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
清洗后,将筷子头向上,放在筷子笼中。筷子筒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防霉菌污染。而且一定要选择镂空筷笼,防止积水。
竹木筷在使用3~6个月后,颜色会变深,应及时更换。即使有的不到半年,只要发现变色,也建议更换。
特别提示
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人可以有自己专属的筷子,不共用,减少感染风险。若家里已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须进行分餐,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