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超人总动员、蜘蛛侠…… 花花绿绿的贴纸, 上面印着的都是小朋友喜欢的卡通人物, 不仅好看还可以吃, 放进嘴里甜甜的像糖果。
但是 看似普通的贴纸不简单, 很可能是毒品! 也许有人会问:是真的吗?
近日,海口海关查获一起贩毒案,嫌疑人把毒品伪装成邮票一样的贴纸、软糖,试图蒙混过关,这类“贴纸”如果不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很难从外观上发现这些物品里含有毒品成分。
杭州警方表示,类似的“贴纸”在杭州也查获过。
↓↓↓
去年9月,杭州上城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在滨江区某酒店式公寓抓获一名涉嫌贩卖毒品人员张某某,从他身上查获8张可疑纸片,经过禁毒部门鉴定,在纸片里发现了一种新型毒品LSD。
“邮票”学名麦角二乙酰胺(LSD),1938 年在麦角真菌中提出的麦角酸基础人工合成麦角碱类复合物,属于半人工致幻剂,是迄今发现药效最强烈的精神药品。
“邮票”无味,可放入食物饮料口服,它几乎是比指甲盖还小的小纸片。
有的甚至呈半透明状,而大小还没一粒玉米大,如果没人说明,你可能会把它当作碎纸屑,根本不会注意到它,更别说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别看它体积那么小,但是它的毒品毒性却极强。皮肤接触后也能被皮肤吸收!
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目前在非法市场上发现的 LSD 剂型一般也都是纸型(如邮票型)或胶囊。

口含约 1 平方厘米的“邮票”就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幻觉,严重的会产生轻生念头,甚至曾有人服食后跳楼自杀。
其可怕之处可见一斑!
令人惊讶的是,贩卖LSD的大多数是一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还有人把LSD做成卡通纸片,把目标对准了喜欢新奇事物的青少年。
可见“邮票”对年轻人荼毒更深,真是令人心痛……
警惕:伪装成食物的新型毒品!
一定要警惕,有很多毒品被伪装成了这些“零食”等物品的样子!
▍1. 邮票
毒品“邮票”就是贩毒人员将它喷在小画片上,或者将小画片浸泡在其溶液中制成的,使用时,将小画片放在舌头下,人体便能吸收。
毒品邮票上面附着了一种主要的成分叫做麦角酸二乙酰氨,它的英文简称叫LSD,这是一种强效致幻剂。只需很小的剂量就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致幻感,哪怕皮肤接触也能被吸收!
▍2. 糖果
这些看似是糖果的小零食,其实都是摇头丸伪装的。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上瘾后难以戒断,半年内复吸率仍高达95%以上。
▍3. 饮料
不久前,浙江桐乡警方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酒吧、KTV卖的一款叫做“卡哇潮饮”的饮料不同寻常。 饮料中含有γ-羟基丁酸,俗称“神仙水”,无色无味,喝进去可能会丧失记忆,失去意识,甚至昏迷死亡,在我国属于违禁品。
因为无色无味的液体特性,使更多人在无意中成为毒品吸食者。
▍4. 烟油
使用普通的电子烟具就可以吸食,门槛低且隐蔽性高,烟油中含有高纯度的大麻提取物,比传统毒品大麻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
▍5. 彩虹烟
彩虹烟的外形和日常的香烟很像,混杂的毒品成分不明,可能人体的危害更大!
人在吸食彩虹烟的时候,会产生色彩斑斓的烟雾,甚至还自带香气。
▍6. 奶茶包
一种新型毒品,这类毒品遇水即溶,迷惑性很强,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会发生改变,甚至香味都相似。其作用与K粉、冰毒相似,使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毒品效果持续时间长,极具诱惑力。
▍7. 可乐
主要成分为氯胺酮,微量就会导致人致幻,引起发狂症状。与冰毒相比,“可乐”的市场售价高出冰毒10倍,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8. 跳跳糖
遇水即溶、即饮即冲,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这种新型毒品后劲很强,喝一次两天大脑都会处于兴奋状态。
▍9. 小树枝
小树枝中含有我国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1克这种成分依赖潜力就相当于10.5克海洛因,滥用致幻!
▍10. 巧克力
含有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11. 曲奇饼干
外表看似和普通饼干无异,里面却夹杂着绿色的物质。打开包装有异味,含有大麻成分。
这种饼干价格高昂,一片售价50元。
更可怕的是! 一些接触这些“零食”的年轻人, 很多时候并不知道这是毒品。
因为它们不需要注射、也不用吸食, 摄入方式非常普通, 包装形态也很常见…… 表面上可能是饮料、电子烟油等常见物品, 实际上就是可怕的新型毒品!
所以 一定要让孩子看看这篇文章, 毒品带来的快感只是一瞬的, 但是它造成的后悔, 却是你一辈子要承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