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微生活-50万大邑人和你一起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84|回复: 11

安仁里的糖画摊,甜蜜的童年回忆~

[复制链接]

634

主题

1192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Rank: 51

积分
28352
发表于 2019-8-29 1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糖画亦糖亦画
民间俗称
“倒糖儿”“糖饼儿”“糖粑粑儿”
简单来说
就是用糖做成的画


糖画:国家级非遗

糖画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既能欣赏,又能品尝

作为手工艺的糖画脱胎于明代的“飨糖”,在蜀地传承已有500年,流派众多,为人们喜闻乐见。2008年成都糖画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直到今天,在安仁古镇的街头巷尾,仍活跃着一批糖画民间艺人,他们用一道道橙色的光芒为安仁古镇带来一抹甜蜜与温馨。

糖画:起于唐成于明

糖画可观可食。作为一门地道的民间画种广泛流传于蜀地。

陈子昂与糖画

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与众不同,他喜欢先将糖熔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边赏玩一边食用,可谓雅趣脱俗。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初到京师,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


一天,陈子昂正在赏玩自己的“作品”,被宫中太监发现,顺手带回几件献给年幼的太子,小太子喜欢至极,把糖吃完了哭闹着还要,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如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熔化,在光洁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铜钱,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涕为笑。皇上心中一高兴,脱口说出“糖饼(儿)”两字,据说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

后来陈子昂返归故里后向乡人传授此技,糖画也由此传向四方。有人便以此为业,走村串乡做起糖饼儿生意来,并代代相传,一门技艺从此就流传下来。


据考证,真正作为手艺的糖画则起源于明代的“飨糖”

明代

明俗,每新祀神则“熔就糖”,以糖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如文臣武将,故旧时戏称为“糖丞相”。后来该技艺传入民间逐渐演化为糖画。

清代

到了清代,糖画更加流行,制作技艺日趋精妙,题材也更加广泛,多为龙、凤、鱼、猴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


记忆:乡村摸糖儿

糖画手艺人的家当很简单,一个画着多种图案的木制转盘、一块平整的石板,再加上一炉一锅、一勺一铲,就组成了糖画手艺人的小摊。


转盘上用红漆画着一圈桃儿、猴子、兔子、龙、凤等等类似的图案。购买者手拨转盘,转到哪个图案,师傅就给你做一个相应的糖画。糖画观之有趣、食之有味,对那些吃过糖饼儿的人来说,它不仅是香甜的味觉记忆,也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有一年春节,我和弟弟揣着压岁钱去转糖画,转盘停下来,弟弟居然转到了龙!要知道转一手糖儿只要两毛钱,若要掏钱买一条巨龙需要六元钱!弟弟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师傅便笑眯眯地开始作糖画,手起糖落,很快一条威风凛凛、闪耀着橙色光芒的巨龙出现在石板上,栩栩如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弟弟举着这条龙,回家路上连蹦带跳,笑得合不拢嘴,那条糖龙后来被我们吃了,脆甜且有浓郁的焦糖香,咬到嘴里发出“嚓嚓嚓”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


父亲说,在他的童年时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仁古镇常有倒糖儿的小摊,那时很时兴“摸糖儿”的游戏。

摸糖儿

摊主熟练地用勺子在石板上一排排点下去,一个点凝固成一个糖片,再拿竹签一粘,一排排黄亮亮的糖儿就做成了。“一个象棋棋盘摆在小摊前,有楚河汉界,每个点标注着一个姓氏,每个姓氏代表着事先约定的糖儿个数,小孩把手伸进竹篓里去摸,摸到写着哪个姓氏的木块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糖儿,你可以一直摸下去,糖儿个数也不断累计,但是,如果摸到了楚河汉界对面的字,之前的就全部作废了!这个不断递增累加也可以随时归零的游戏,吸引了很多孩子。父亲向我讲述时,他的言语和神情里分明有被记忆浸透的温暖。


安仁糖画有讲究

安仁古镇刘氏庄园对面的安惠里有一个叫袁国全的老人,每天摆摊作糖画。

一个洒满阳光的上午,安仁古镇弥漫着一股暖洋洋的芬芳。袁师傅今年60多岁了,人长得清瘦,总是笑眯眯的。他脚边有个小小的煤炉子,炉门关上了,小火上正在熬糖稀,糖稀是用绵白糖、麦芽糖混合熬成的,粘稠透明,闻起来有浓酽的香甜味。


“小朋友,我马上给你做一条大鲤鱼!”袁师傅对一个刚转到鱼图案的男孩说。

只见他右手握勺,从铜锅里舀出一勺糖稀,抖、提、顿、放、收,时快时慢、时高时低,随着缕缕糖丝飘落在光洁的石板上,先是鱼头,接着是鱼身鱼尾,轮廓出来了,然后返回来拉出细线作鱼鳞……眨眼间,糖稀凝固成一条栩栩如生的大鲤鱼,鱼眼亮晶晶,鱼尾卷翘,金黄透亮,似乎马上就要跃龙门而去。


袁师傅趁热拿一根竹签粘在鱼身上,片刻,待新鲜糖画完全凝固后,再用撬糖刀沿着边缘轻铲,手持竹签将糖画提拿起来,递给身边目不转睛的男孩。孩子小心地接过去,仔细地瞧着,又闻了闻,然后伸出舌头轻轻舔了舔,满脸的惬意安然。

“制作糖画看起来简单,真正要做好也不容易。”

袁师傅说,从选择原料到制作成型,其中有很多学问和讲究,大体来说,糖画的关键包括熬糖的“熬功”和作画时的“勺功”

熬功

熬就是熬糖稀,如果做糖稀的原料选择不当、比例不对、熬制的火候不够,都会影响糖画的外观和口感,熬得好的糖稀颜色金红明亮,能牵出长而不断的细丝,俗称“丝丝货”。


画功

作画时要掌握三大要点:一要画得形象,要将所画物的精气神刻画出来,比如做螳螂,要把螳螂的形态做得前后看都好看,有立体感;第二要线条匀称,自然流畅;三是速度要快,中间绝不能拖泥带水,要一气呵成,因为糖稀很容易凝固。


糖画的传承:袁师傅

袁师傅说他姐夫是安仁古镇三代传承的糖画艺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姐夫每天挑着糖画担子轮流跑周边乡镇,生意还不赖,比种庄稼挣得多,加上袁师傅自己有腿病,很多农活干不了,于是他跟着姐夫学了这门老手艺。一年后,袁国全开始了他的糖画人生。起先跟着姐夫去赶场,后来索性长年在安仁古镇扎下根来,做出来的糖画也越来越精美。


传承后的创新:袁师傅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袁国全并不满足于姐夫教过的传统糖画样式,他觉得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的构思。看到好看的图片,他就琢磨着怎么用糖画来表现。为了适应顾客需要,袁国全的糖画题材内容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十二生肖、花卉、动物,还有“喜羊羊”等小朋友们喜欢的卡通人物,他创作的糖画“嫦娥奔月”,体态婀娜、衣袂飘飘,仿佛就要凌空而去,具有动态美感。


更让人喷啧称奇的是,他还琢磨着做出了3D立体糖画,“其实也很简单,方法是先在大理石板做出平面零件,然后再将零件粘接成风格各异的立体画。”袁国全现场展示了立体花篮这一绝活。只见他先用糖稀做个圆糖饼,再接着倒一个小一点的圆圈,利用两次糖稀的冷热不同,一提,立体的花篮筐底就出来了,再分别做好提梁、花卉等,逐一将它们粘接在花篮周围,于是,一个开满鲜花的立体糖花篮就做成了。这精美的艺术品谁能忍心吃掉它呢?


甜蜜的安仁糖画
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来源:安仁文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8

帖子

3553

积分

功行圆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53
发表于 2019-8-29 11:4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我们那里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536

积分

登堂入室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36
发表于 2019-8-29 11:4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想拜个师傅学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59

帖子

1万

积分

登峰造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1202
发表于 2019-8-29 15:0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8

帖子

4336

积分

功行圆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36
发表于 2019-8-29 15:47: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193

积分

初窥门径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发表于 2019-8-29 20:2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1

帖子

9589

积分

登峰造极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589
发表于 2019-8-29 22:3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
你不仅会编,还啥都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3539

帖子

11万

积分

返璞归真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113263
发表于 2019-8-29 22:4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43

帖子

3万

积分

出神入化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9005
发表于 2019-8-29 22:4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20

帖子

4082

积分

功行圆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82
发表于 2019-8-30 00:3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希望继续传承下去。不要成为历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大邑微生活 ( 蜀ICP备18004675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